1v4模式的核心在于战术规划与心理素质的双重把控。首先需要明确1v4并非单纯依靠枪法取胜,而是通过环境利用、节奏控制和团队瓦解来实现。冷静的头脑是基础前提,任何操作失误都可能被敌方四人集火压制。必须优先判断敌方动向,通常四人小队会采用无战术冲锋,需要快速锁定威胁最大的目标,利用掩体进行分段打击。

武器选择需兼顾中近距离作战能力,推荐主武器采用满配M416或Groza步枪保证稳定性,副武器携带UZI或Vector应对突发近战。高倍镜用于中远距离消耗,红点镜则适合快速瞄准。配件优先选择垂直握把和扩容弹匣,确保火力持续性和压枪精度。投掷物中震爆弹效果最为关键,可在敌方冲锋时制造耳鸣干扰,创造反击窗口。

建筑物防守需熟知内部结构,通过窗口和门框制造交叉火力点;野外作战则依赖反斜坡和树木作为临时掩体,始终保持移动避免被包围。掩体切换频率需控制在敌方无法预判的节奏,每次探头仅暴露给1-2名敌人,射击后立即转移位置。同时通过声音判断其余敌人动向,避免侧面突袭。

敌方减员后剩余成员往往会更激进,可采用诱敌战术,例如故意暴露脚步引诱对手脱离团队。手雷延迟投掷是终结手段,但需预判敌方聚集时机。若被迫进入近战,优先抢占狭窄空间限制敌方火力展开,利用冲锋枪射速优势快速击破。整个过程需保持对剩余敌人数量的精确计算,避免陷入持续消耗战。
1v4的本质是将群体对抗拆分为多个1v1环节,通过逐个击破实现局势逆转。每次交火后需立即评估自身状态,及时使用医疗物资维持战斗力。当敌方仅剩一人时,战术需转为彻底压制,防止对方呼叫队友复活支援。整套流程要求对枪械性能、地图理解和临场应变达到高度协调。